俄烏戰火愈烈,硝煙卻已然籠罩于資本市場之上。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會議道出市場之關切,加之中美羅馬會晤、證券監管協商進展,反彈隨即而至。這是信心之戰。一場“倒春寒”終將過去。
投資者迎來了黎明的曙光。一系列的利好因素紛至沓來,當初讓市場“脫韁”于基本面的邏輯發生轉向。市場情緒迅速得到提振,上證指數上演深V反彈,恒生指數一舉收復20000點整數關口;在美中概股亦迎來“喘息”時刻。
如何進一步穩定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宏觀政策持續發力之外,我們以為,還需要進一步辨析和厘清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關系。
總體來看,北向資金仍然呈現凈流入狀態,滬深港通全年流入金額超過4000億元,外資持續加倉中國資本市場趨勢不改。
在博時基金基金經理萬瓊看來,港股市場通常會受到國內市場、美國市場的共同影響。雖然最近幾年南下資金在港股占比提升顯著,但總的來看,香港市場受海外流動性的影響還是較大,因此2022年港股流動性處于不樂觀和不悲觀的中性狀態。短期有波動,長期還得看企業盈利。
海外很多經濟體通脹壓力大,走在加息通道上;而國內不少觀點主張降息降成本,這能堅持嗎?
在議息會議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抗通脹為首要任務,淡化經濟衰退風險,表示“經濟狀況強勁,能夠承受貨幣政策收緊”。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www.kohkong-island.com
地址: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園2號樓4層 | 郵編:100081 | 電話:4001560066 | 傳真:86-10-60910533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京)字第12950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B2-20196208 京網文(2019)4644-484號
備案號:京ICP備1801989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006號 @2001-經濟觀察網版權所有
經濟觀察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