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星期三),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新一輪上市公司“提質”計劃醞釀推出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資產定價、風險緩釋等功能的必然要求。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一輪政策措施加快出臺實施,上市公司結構將更加優化,市場生態將顯著改善,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有望邁上新臺階。
資本市場功能有效發揮 錨定服務實體經濟根基
11月22日,參加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的業內人士表示,錨定服務實體經濟根基,突出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有效推動實體經濟做大做強、轉型升級。監管部門有關人士透露,將鼓勵各類機構積極參與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塑造多元包容的創新支持市場機制。
最新倉位監測數據顯示 私募機構平均倉位接近八成
經歷反彈行情后,近期A股迎來震蕩整固。對于市場的趨勢走向,多家一線私募表示,目前市場處于底部區域。從倉位的把控來看,當前私募的整體股票倉位處于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本輪市場領漲的醫藥醫療、信創、半導體等板塊后續走勢的看法,受訪私募有明顯分歧。
醫療信息化加速 上市公司訂單充足
三季度以來,多項關于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政策出臺。在頂層設計的支持下,醫療信息化上市公司訂單強勁,涵蓋醫院、公共衛生、醫保等多領域。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醫療信息化行業前三季度業績仍然承壓,但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財政貼息等利好政策的護航下,預計信息化需求有望得到釋放,板塊業績拐點也有望來臨。
上海證券報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金融要素市場釋放新活力
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客觀需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并提出了“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等具體要求,進一步充實了開放發展的內涵。作為各類金融要素自由跨境流動的重要銜接,金融要素市場是金融業開放的“重要梯隊”。
瞄準重點群體 各地“多箭齊發”穩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近期一系列聚焦重點群體的穩就業政策陸續發布,比如實施以工代賑、開展農民工就業專項支持、加力護航畢業生就業等。專家分析稱,目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完成全年就業目標有保障。
穩市場信心搶布局時點 多家機構自購旗下債券基金
在債券市場走勢震蕩之際,近日多家機構宣布自購旗下債券基金。部分機構此輪自購金額已超過4億元。除此以外,11月22日,多只債券基金密集發布提前結束募集公告,記者采訪獲悉,上述債券基金多數屬于機構定制產品,提前結束募集或是為了盡早成立,把握當下布局時點。
今年以來近30家A股公司謀劃分拆 國企和民企數量各占一半
近兩年來,分拆上市已經成為A股公司拓寬融資渠道、釋放業務內在價值的重要選擇。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近30家A股公司或是披露分拆預案,或是透露相關意向,其中國企和民企數量各占一半。不過,受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年內亦有浙數文化等8家公司終止了分拆計劃。
證券時報
證監會:提升資本市場數字化水平 強化科技監管思維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昨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資本市場要為實體經濟提供高質量服務,必須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努力提升資本市場數字化水平,共同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發揮區域比較優勢 共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受訪專家認為,目前,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應站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角度,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條件完善地方發展政策,落實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推動四大板塊邁上發展新臺階,發揮區域重大戰略高質量示范作用。同時,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特色化發展,完善城鎮化空間格局。
規制新型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擬作出修訂
市場監管總局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旨在規制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下,利用數據、算法、平臺規則等實施的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并進一步研究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反不正當競爭問題和相關法律條款間的沖突與競合。
債市回調擾動有限 股市長期走勢有賴基本面改善
過去一段時間,投資者預期增長修復較慢,市場交易“弱復蘇”,債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持續跑贏股票。然而如今,隨著國內政策支持與海外通脹改善超預期,市場上關于資產配置轉向的討論聲量正一日高似一日。在這個充滿轉折意義的當口,買股還是配債,已成為一個令投資者回避不開的話題。
證券日報
險企個人養老金業務細則出臺 專家預計近30家符合條件
11月22日,銀保監會在官網發布了《關于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锻ㄖ访鞔_了險企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基本要求,還提出,險企可向個人養老金制度參加人提供符合要求的年金保險和兩全保險等。
民營上市公司已達3168家 資本市場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5000家,IPO融資合計4.74萬億元,再融資合計12.65萬億元。其中,民營上市公司數量達3168家,累計IPO融資2.15萬億元,占比45.36%,累計再融資4.42萬億元,占比34.94%。
豬肉價格回落后平穩運行 各地儲備肉有序投放
豬肉價格在“十一”假期沖高后實現回落。據Choice數據,全國22省市平均生豬價格于10月份突破28元/公斤的高位,近日逐步下跌。消息面上,甘肅、江西等地正在有序投放儲備肉。與此同時,多家養殖業頭部企業加大供應量,引導豬肉價格合理運行。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政策面保供穩價信號頻出,旺季來臨豬價有望保持平穩運行。
45個抗癌藥品和19個罕見病藥品加入第三批“降稅清單” 業內人士稱有望推動藥品降價
為鼓勵制藥產業發展,降低患者用藥成本,2022年11月21日,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發布第三批適用增值稅政策的抗癌藥品和罕見病藥品清單的公告》。根據公告,自2022年12月1日起,對清單中的藥品,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征增值稅,進口環節減按3%征收增值稅。
人民日報
人民時評:提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水平
不斷提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體現,也是更好滿足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進一步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定能促進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為拉動經濟增長、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出更大貢獻。
21世紀經濟報道
多城加推第五批供地 “兩集中”轉向因城施策
截至11月22日,22個集中供地城市今年的第三批土拍進入尾聲,18個城市共計完成352宗土地出讓,涉及4692億元出讓金;同期,有多個城市的第四批集中供地工作已經展開,第五批、第六批集中供地亦在規劃中。
深圳上市公司突破400家 A股含“深”量達8%
11月22日,隨著鼎泰高科和矩陣股份的上市,A股上市公司數量正式邁入“5000家時代”。其中,矩陣股份正式登陸創業板,標志著深圳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到400家。
第一財經
債市沖擊波:11月已有77只債券取消發行 后續大概率減緩
記者根據企業預警通統計,截至11月22日,本月信用債市場已有77只債券取消發行,包括公司債、短融、中期票據、資產支持票據等,涉及發行規模達654.76億元。其中,單就債券市場震蕩劇烈的上周(11月14日至20日)來看,取消發行只數達55只,涉及規模為509.26億元,創下今年以來單周取消發行量最高。
5G用戶“盤子”擴至10.34億 運營商to B業務抓風口
近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相繼公布10月份的主要運營數據,三大運營商的5G用戶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數據顯示,在To C(面向顧客)端的基本盤穩固之后,三大運營商正積極尋求在To B(面向企業)側的新突破。
經濟參考報
穩工業擴需求 四季度穩經濟政策效能加快釋放
四季度經濟在全年分量最重,是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的關鍵。努力提振工業經濟、擴大有效需求……眼下,多地多部門抓住時間窗口,推動政策舉措全面落地、充分顯效,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金融雙向開放穩步擴大 外資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近期,多家外資銀行、保險、證券機構加碼在華投資,債券、股票等資本市場投融資便利度持續提升。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中國已經進入金融雙向開放的更深層次,后續在政策層面,將繼續完善跨境投融資體系,豐富交易所市場產品體系,進一步提升境外發行人和投資者參與交易所股票及債券市場的便捷性。
粉絲特惠:好股票APP五個熱門產品任選一款,體驗五天!歡迎下載注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