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熱文
讀者熱評
-
網友評“消失”的超齡農民工
@沉舟側畔:提出問題是一種進步,到解決問題才是根本啊。
@秋日私語:超齡農民工的生活來源誰給他們有所保障呢?
@彭霞-Apple:還有難得是35+,40的打工人,技術民工。企業不要超過30歲的。
@一步蓮華:我爸以前就是農民工,后來積累資本當了個體戶。(評《“消失”的超齡農民工:沒了工地活,如何保障他們的就業與生計?》) -
網友評00后4年沒換手機
@Yu:年輕人越來越少了,這才是最大的變化。
@兆軒:手機用四年很久嗎?奉勸商家辦點人事吧,別總想著坑錢,經久耐用難道不是褒義詞嗎?
@帕多瓦#自己人:也說明經濟有點下滑了。
@喝水:餐飲行業推出某一道新食物,可能和原有的差不了多少,可是依舊可以吸引很多食客,那為什么手機僅僅推出了一點點功能就不會吸引消費者購買呢。說白了還是消費者窮??!
@匡卉ChristinaKuang:最喜歡我的Xs,當年等了他好久終于出品了,沒再換也不打算換,最重要就是喜歡他5.8的小尺寸好好抓,也好放入包,揣口袋不太重…..完美?。ㄔu《我,00后,4年沒換手機了》) -
網友評房子斷供
@大帥:想有所得,必須有所付出。為何你要把杠桿拉滿?為何你認為未來幾十年不會比此時更差?你既然敢壓上全部身家去賭——都不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你想一步登天,也可能一步踏空。
@辣椒醬:活著,就有希望。
@TRW:用運氣掙到的錢,終究會因運氣而失去。
@Diana:都難,希望早日看到陽光。(評《人到中年,房子斷供》) -
網友評疫情下的長三角公路貨運
@李:同一種病毒,應該是同一種政策。希望各地互認。
@肖文華|化學加|藥總匯:經濟發展,今年受到的影響會比前年更嚴重。把長江流域經濟帶比作一條龍,龍頭上海受傷了,比起龍肩以下武漢任何一個地方受傷了,肯定都會明顯的更加難受,沒有生氣和活力!
@羊羊:不僅僅是貨了,還有人,跨市工作者的心酸。
@鄭漢:不是哪個市做的比哪個市好,產業鏈少了任何一環交不出去的。
@王爺:作為一個蘇州人,能感到政府的政策也一直在與時俱進:4月2號始開通高速貨運通道50個,其中:專用通道11個,一般貨運36個,混合通道3個。(評《疫情下的長三角公路貨運:停擺、缺貨和前所未有的挑戰》) -
試問誰不想站在風口之上
@1:再發展低端制造業不得被市場卷死?這不是企二代的問題,是國家發展階段的問題,我倒很欣賞那些有自己追求的企二代,也許他們現在年輕會犯錯,但是他們的成長也將是迅速的,沒有發展前途的企業趁早認清現實換個領域吧,老一輩有老一輩的風口,新時代有新時代的風口,試問誰不想站在風口之上。(評《不想接班的“企二代”》)
-
如果能接住這次機會打造出一個能讓人們認可的自己的品牌形象,一定會很成功
@喝口CD:莆田造的鞋子確實質量過關,如果能接住這次機會打造出一個能讓人們認可的自己的品牌形象,一定會很成功。(評《莆田鞋“轉正”?但“負面資產”消除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