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熱文
讀者熱評
-
網友評鄭州救市
@小L:鄭州最大的應該就是工資收入和生活物價不成正比吧??待R北上廣深的生活消費,卻看齊縣級的工資。格局小,看不了那么大,親身感受。
@XiongHa:大救市不僅僅是鄭州,只不過是鄭州被掐得很痛,忍不住叫出聲來。
@101:首先是拿什么能留下來20萬大學生和務工者,其次有什么工作讓他們2-3年內就能具備買房能力,再次房子的地段和配套是不是能滿足他們的剛需。
@康亞凱:寫的很客觀,鄭州樓市這幾年,個人感覺是因為上一任市長一指沒,鄭州的都知道,14-18年之間拆完了鄭州四環里所有城中村,城改債務可想而知,16年下半年依靠寬松政策鄭州暴漲老百姓需求旺盛,但是項目并不多,然后城改項目大概18/19年開始集中入市,超大供應量,然后漲不動,然后都賣不動,再然后,貝殼鄭州新房渠道也順勢做成了全國標桿,再然后,21年720水災是壓垮鄭州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小丑:區別于很多自媒體,作者以大量采訪作為基礎,讓我這個全程經歷鄭州樓市這一波周期的從業者挑不出問題。(評《大救市!為什么是鄭州?》) -
現有的應對措施遠遠不夠
@李建新:面對老齡化,我們現有的應對措施遠遠不夠?。ㄔu《長護險試點調查:失能人生 誰來照護?》)
-
網友評年輕人進不進工廠
@猜不透:進不進工廠是個人的選擇,企業也要轉變思想,不要老是想著用廉價的勞動力,待遇上去了,自然有人愿意去。凡是常年招工的企業,大部分是因為待遇不好,員工流失率高。
@詩意人生:把多少年原地踏步的最低工資指導線和當地GDP增長同步,把8小時以外常態化加班甚至過度加班的現象禁止,或許很多年輕人就會回歸工業,回歸制造業。透支著生命+微薄的薪資,很難能說服年輕人,口號在這里是蒼白無力的。
@犇騰雀躍:工廠干凈了,工資待遇高了,自然會去工廠。就業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藍天:說萬元是技師以上。普工沒有多少。
@飄萍:年輕人不喜歡束縛,送外賣比進工廠的工作方式自由多了,年輕人在工廠一般都呆不久。(評《送外賣還是進工廠?不是非此即彼的選項》) -
網友評愛優騰
@趙琨:得利只有那些流量明星們。消費者看了無數的廣告,看了無數的腦殘??;愛優騰燒了無數的錢,買了無數的腦殘??;愛優騰的員工們加了無數的班……
@聯建:購買了會員,一般比較火的電影一上線又要繳費觀看,會員半價非會員沒有,太雞肋了。
@碧海銀鯊:1000億做出來的東西80%都是垃圾,養肥了整個娛樂圈,有這筆錢不去做更有用的東西?(評《燒完1000億 愛優騰卷不動了》) -
網友評打工人
@筱何(何進軍):這就是大部分農村人進城的現實生活,想安度晚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我也是農村的,感觸很深。
@安七:讓我突然想起了平凡的世界。
@雙江:老百姓太苦了,國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評《燕郊零工的一天,從凌晨3點開始》) -
網友評“生育友好型社會”
@窗外有故事:幾天假期,能解決根本問題嗎?去問問,那些不生孩子的,不愿意生孩子的,不敢生孩子的,是因為這幾個假期太短嗎?生存壓力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不畏浮云遮望眼111:兩個人掙錢,勉強可以養活兩個人、一套房。有娃后一個人掙錢養三個人、一套房,這可咋辦呢? -
網友評韓國總統大選背后的性別戰爭
@總有一天我也會有貓的:不把女性當人的政黨也不會把底層男性當人。
@ForzaaaU:韓國政客都是服務于財團的,底層男性本就不在利益考慮范圍,而這些傻子以為壓迫女性能讓他們好過嗎,天真! -
網友評澤連斯基
@早稻田-上野:世界應該全力支持烏克蘭戰后重建,幫助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烏克蘭人民!
@Meng:寡頭政治的俄羅斯該何去何從。。
@魚在在藻:他與里根之間差一個美國。
@Living:我只能說他的著名的同行,里根、施瓦辛格做的還都不錯。
@lucky:戲劇人生。(評《從演員到總統:澤連斯基治下的烏克蘭將向何方?》)
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