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4月6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了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統稱:云從科技)在科創板上市的注冊申請。這意味著云從科技很可能將成為“AI四小龍”中第一家成功沖刺科創板的公司,也是繼商湯科技之后,第二家將成功IPO的企業。
自2020年12月遞交IPO申請,到2021年7月成功過會,再到如今的獲準上市,云從科技沖刺科創板的歷程并不短。這期間,折戟港交所的曠視科技遞交了科創板IPO申請,并于2021年3月完成了過會,就在2021年3月,另一家AI企業依圖科技卻主動申請中止了上交所的科創板IPO申請。
記者從公開信息中查詢到,曠視科技目前的科創板IPO審核狀態已于今年3月31日變更為“中止(財報更新)”。不難發現,AI企業登陸A股并不容易,而云從科技成為較快沖刺IPO的那個。
創立于2015年3月的云從科技,已在AI產業中深耕7年,其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曦,目前憑借64.60%的表決權成為云從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云從科技在招股書中介紹,其以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兩大核心業務為主,從收入結構看,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業務為其營收的主力軍,該業務板塊自2018年以來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93.59%、76.52%和68.50%。盡管在總營收的占比連年收縮調整,但這一業務依然穩定占據著收入來源的“半壁江山”。
數據顯示,云從科技自2018年-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4.84億元、8.07億元和7.55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卻是連續三年虧損,分別為-2億元、-17.63億元、-7.21億元。
盡管2020年的虧損面大幅收窄,但報告期中顯示,云從科技2021年上半年的營收4.55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24億元,這一維度數據相較上一年同期的凈虧損2.86億元,直接讓虧損面再次拉大了13.14%。
從招股書中看,云從科技在2018年的研發投入規模僅有1.48億元,在營收中占比為30.6%,這一指標在三年后漲至5.78億元,研發費用在營收中的占比也已翻升至76.59%。
在科創板只差敲鐘掛牌的云從科技,想要講好資本故事,還要看它能否在研發投入連年高企下,解開虧損的魔咒。
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動輒以百億計的虧損額相比,云從科技虧損額度并不算大,它在上市前的三年半時間里虧損總額超30億元,另外,招股書顯示,云從科技資產負債率從2018年的49.03%,下降至2019年的20.63%,2020年達18.12%。
負債情況大幅好轉,業務收入穩定,讓云從科技對扭虧為盈有了目標。通過對盈利能力進行測算,云從科技稱目前的經營計劃、在手訂單情況以及相關條件,均是可達成扭虧為盈的條件,并在報告中將自身扭虧為盈的時間節點預設在2025年。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